夏日炎炎,在沒有空調和電扇為人消暑的歲月里,吃過晚飯后大家都帶著涼席來到開闊的麥場里、大路邊、胡同口,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納涼。
能讓我們這些小孩子安靜下來只有“龍二爺”,他講古時有一種“王者”氣派,孩子們把他圍在中間,輪流給他扇著蒲扇。不管如何激烈的情節,他都是慢條斯禮地娓娓道來,甚至還會停下來,再作一番評論。就是這樣的夏夜聽書,讓我知道了三顧茅廬、桃園結義、望梅止渴,聽懂了長坂坡趙子龍的英勇。聽夏,最早聽到的就是這種伴隨一生的歷史故事。
前些年看歷史小說時,才知清朝有一個特殊的單位叫粘竿處,設立最初是負責驅除皇宮內的知了,以免聒噪的叫聲破壞皇宮里的清靜。但于平常老百姓而言,沒有知了的夏天還是失色不少。宋人方千里有詞寫道:“花妥庭下草。鳴蟬鬧。暗綠藏臺沼。”夏日蟬鳴的歡快、紅花綠葉的靜美,這樣的“鳴蟬鬧”才是夏日里最該有的聲音。少時和小伙伴們用個長竹竿,在一端綁上一個挽成活扣的馬鬃去逮知了的往事,更成為如今“手倦拋書午夢長”時常常憶起的趣事。
“柳外輕雷池上雨,雨聲滴碎荷聲。”夏日聽雨就像是在聽一段樂曲,先是“啪嗒,啪嗒”的慢板,接著就是“大珠小珠落玉盤”的快板。隨著一陣風吹過,雨點成線、雨勢如注,雨聲在風聲的助力下發出了齊奏共鳴的最強音。這場由夏雨演奏的樂曲一過,暑氣頓消,天地間清新如洗。雨后聽到最多的聲音就是蛙叫聲,孩童時最愛在老家的小河邊逮青蛙,被老師發現后,她告訴我們青蛙是一種有益于人和莊稼的動物。此后,對蛙鳴就有了親切感,還有和蛙鳴一起封存進了記憶中的少年時代的嘻戲,簡樸生活中的純真。
兒時的夏夜,人可以真正的“席地幕天”入夢于野外,盡情感受自然的聲音,有清風徐來時樹葉的沙沙聲,有草間蟲鳴的唧唧聲。少年時代曾睡在池塘邊的涼棚下,常聽到風吹荷葉的聲音。那聲音像什么?很多年,我也沒有發現過相同的聲音。直到參加工作后,在整理圖紙時才發現,翻動圖紙的聲音與風吹荷葉的響聲十分接近。夏夜的風是否也把荷塘中的荷葉當做一幅幅圖畫在翻看呢?
如今,每次上下班路過撮鎮大橋,透過通勤車的車窗看到橋下河邊池塘中“接天蓮葉無窮碧”的景象時,就能想起來風吹荷葉的嘩嘩聲……這種坐在通勤車里欣賞夏日美景的情景,是否也會成為多年以后美好的回憶呢?我想,一定會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