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成長總比我們想象的快,轉眼已是一名大學生了。經(jīng)歷去年的高考后,他所吃過的苦、流過的淚,都變成他內(nèi)心堅定的基石,也打磨去銳利的棱角,讓他沉淀和積累。從一個少年逐漸變成了小小“男子漢”,眼神和舉手投足間似乎多了一點成熟的感覺。
他在馬鞍山上學,我們曾去學校看過他一回,只是幾個月不見,沉穩(wěn)許多。陪爺爺奶奶一起逛馬鞍山濕地公園,安靜而細心,主動扶著爺爺慢慢走,耐心聽他們“車轱轆話”,有問必有答。以往想讓他陪著去公園,總是不情不愿,說那是老年人才去的地方。兩相對比,讓人既詫異又很欣慰。他變得細心和貼心了,那個曾經(jīng)只按自己好惡行事的孩子,也學會了體諒別人、關心別人,心里有了牽掛。
孩子漸漸長大,對父母的不易和付出也多了份理解。譬如下雨了,會詢問我們帶沒帶傘,要不要去車站接;買菜時也會發(fā)來超市貨架上的圖片,與我核實好品種和品質后再買。他在家的日子,拉他去散步,他總是一面假裝“嫌棄”,一面換好鞋子等我。邊散步邊聊天,從工作到學習,從人生感悟到學校的眾生百態(tài),朋友一樣無所不談。我耿耿于懷的心結,有時他三兩句話讓我醍醐灌頂,從糾結里解脫出來。
今年暑假,孩子去綠苑小區(qū)當了兩個星期的志愿者。每天早上八點多報到,對五千余戶、約一萬六千名常住居民進行健康碼和新冠疫苗接種記錄“二碼”摸底建檔,并對無禁忌癥而尚未接種疫苗的小區(qū)居民,勸導盡快接種。他每天電話不停歇,找業(yè)主核實相關資料、維持接種現(xiàn)場秩序、錄入信息、編寫報道,雖然忙碌卻充實快樂。這段“特殊”經(jīng)歷是今年夏天的意外收獲,讓他既接觸了社會,又鍛煉了待人接物能力,還為公益事業(yè)奉獻了青年力量,一舉多得,難怪樂此不疲,不是因為開學在即,他還真有點舍不得離開呢。
他一直想成為一名老師,高考志愿選擇的也是師范學校,他說老師是一個幸福感很強的職業(yè),可以傳道授業(yè)解惑,播下希望的種子,收獲桃李滿園的未來。雖然現(xiàn)在他還稚氣未脫,卻已躊躇滿志、一步一個腳印去實現(xiàn)他的理想。他是我的孩子,也是我的“老師”,從蹣跚學步的小豆丁到1米85的小伙子,讓我仰視和依靠。他在我看不到的另一面,努力而有擔當、積極而又主動熱情、三觀正而又堅強獨立、有能力而又愿意幫助他人。仿佛小荷才露尖尖角,雖是萌新,卻生機勃勃未可限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