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臨近,腦海中總是浮現出媽媽包粽子的畫面。
我家是北方人,擅長做面食,而我愛人是本地人,特別喜歡吃粽子,于是媽媽為了女婿,努力學起了包粽子。粽子好吃,過程卻很麻煩,二十多年前,粽葉都是自己去采摘。那時候媽媽五十多歲,每次和老爸去采摘粽葉,都會被蚊蟲叮咬一身的包,可她卻絲毫不在意,因為孩子們喜歡,就是她最大的成就。
采摘回的粽葉要先簡單沖洗,放鍋里用開水煮,然后再放冷水里洗凈,剪掉根部、梳理整齊后用繩子綁起來,最后放冰箱冷凍。難忘媽媽第一次包粽子的場景,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。如何把米包入粽葉,用繩子綁緊實了,真不簡單,她笑著說比做手工布鞋難多了。經過“手忙腳亂”地摸索,她終于完成了人生第一次南北方飲食差異的“跨越”。當晶瑩剔透的粽子得到大家稱贊時,她高興地就像小孩。此后,每年包粽子都是她的拿手“曲目”,我們也理所當然的享受著媽媽的味道。
擁有的時候不珍惜,失去了才知道珍貴。突如其來的病痛降臨在了媽媽身上,突發的腦梗讓她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,好在爸爸果斷于第一時間把她送去醫院,從死神手里把媽媽拉了回來。在康復治療的日子里,她常念叨的就是:“孩子們吃不到我包的粽子了”。我心疼地安慰鼓勵她老人家:“我來學著包,你教我!”我一邊慢慢和媽媽學包粽子,一邊故意引導鍛煉媽媽用兩個手配合包粽子。“包粽子是個技術活,松了,煮出來不好吃還膩人,緊實一點,有嚼勁。”在她的“示范”下,不僅我學會了,她腦梗后遺癥使不上勁的雙手也越來越靈活了。此刻,媽媽高興極了,反復念叨著:“我又可以給女婿包粽子吃了。”
如今我開啟了“偷懶”模式,包粽子的活兒又交給媽媽了,她也樂此不疲。我的“偷懶”,能讓她覺得自己還是對家庭有用的人,只要哄著她老人家高興就好。端午來臨之際,這不,媽媽又催著我買粽葉和糯米了,感覺真好,有媽媽的孩子是個寶!作為孩子,我們享受著來自媽媽的味道,任憑日月星辰流轉,卻愈發刻骨銘心,是這世上最獨一無二的珍寶。